從我國很多城市的現狀來看,不難發(fā)現一個問題:今天,看一下上海浦東現在的樣子,就會察覺:“西方國家是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探索和發(fā)展,而我們卻把它壓縮成十年的時間學完。從中值得我們思考的是:雖然“硬件”等這些東西可以迅速的上來,但是人的思想水平就不那么容易跟上時代的步伐了?!蓖瑯?,我們搞景觀規(guī)劃設計,很容易看到并學得國外景觀作品的外在表現形式,而難于真正扣住隱藏在景觀作品背后的精神。為什么會造成這種結果呢?下面贏在威客網小編為你介紹景觀建筑設計前景。
1、文化在景觀設計中扮演的角色
在研究這個問題之前,我們首先必須弄清楚什么是文化,文化的本質和特征?從《辭?!芬粫袑Α拔幕钡慕忉?,可分為廣義和狹義二種。[ 廣義指人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所獲得的物質,精神的生產能力和創(chuàng)造物質,精神財富的總和。狹義指精神生產能力和精神產品,包括一切社會意識形式:自然科學、技術科學、社會意識形態(tài);有時又專指教育、科學、文學、藝術、衛(wèi)生、體育等方面的知識與設施。作為一種歷史現象,文化的發(fā)展有歷史的繼承性;在階級社會中,有具有階級性,同時也具有民族性、地域性。不同民族、不同地域的文化又形成了人類文化的多樣性。作為社會意識形態(tài)的文化,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放映,同時又給予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以巨大的影響。 ]從中我們不難發(fā)現,文化具有一種傳承性、民族性、地域性,它的形成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,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千年之久,而且,各個民族之間又存在著文化差異,想一下…...舉個極端的例子,“一個接受兩千多年傳統(tǒng)儒家思想教育的個體,讓他割下自身的思想,而去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,這并非是一件易事。那么上面的問題從中不是可以引刃而解了嗎?讓我們進一步把問題闡述清楚。談及到文化——具有獨特傳承性的事物,就會自然而然的涉及與其密切相關的“歷史”。
歷史是一面鏡子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是溝通的,我們要認識中國的現在,就必須了解中國的歷史;同理,我們要認識西方發(fā)達國家的現在,也就必須要了解他們的過去。[ 縱觀人類的發(fā)展史,我們不難發(fā)現:幾乎所有的中、外的古老城市都經歷許多社會、政治和經濟上的變化與制度上的更替,但每一座歷史名城依然以其獨特的形象存在著。政治、經濟的變化比城市結構形態(tài)變化要頻繁的多。城市的形象是在某一個歷史時期,由各種社會、經濟、技術綜合因素形成的。然而,一旦形成之后,在形式上它就具有了自主性與連續(xù)性,成為一種文化的歷史表征。在城市中具有標志性的建筑,盡管在功能上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使用要求,但其形式仍然令人喜愛,留下難忘的印象,其歷史和文化價值遠遠超出其功能價值。它的存在增添了環(huán)境的歷史趣味與文化氛圍。如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……]
2、杜絕表面形式建造和保護,著手具有精神內涵和本國特色的區(qū)域性景觀的營造
從景觀設計到室內設計,我國經歷近30年的跟著國外新思潮的大學教學模式,在一定程度上,已經有了一些被世界認同的相對較為優(yōu)秀的設計大師或設計師。伴隨著各類建造師注冊制度的開始,促成該行業(yè)逐步走上正規(guī)化,但城市的自身的風格建設卻未從此得到良好改善和發(fā)展。 [ 經過了近30年的快速建設,至今我們還沒有走上一條建造與自然,地域相結合的中國景觀設計之路,取而代之的是全國范圍內的“歐式風格”或某某“歐式建筑”,從大城市到邊陲少數民族小鎮(zhèn),從大型建筑到室內家具,一直存在著洋溢“歐陸之風”之病,并且簡單地將愛奧立克柱式與假山花墻代替了一切歐式風格。隨之而產生的景觀規(guī)劃設計也有了大量的“歐式”需求,從廣場到小區(qū),從公園到工廠,從植栽形式到修剪方式……產生了許多不倫不類的產品。隨著時間的變遷,現今又產生了許多“地中海式”的需求,許多作品屢屢低級抄襲,毫無內涵,使得普通群眾在繁忙的工作后很難弄清究竟需要什么樣的環(huán)境,更不明白自己可以在環(huán)境中做些什么。而房地產商卻急于將方案中設計的“歐式花園”效果圖展示給客戶,以尋求更大的炒作效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