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歡迎來到一站式眾包服務平臺-威客牛網
當前位置:威客牛首頁 > 知識百科 > 知識產權 >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侵權行為有哪些

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侵權行為有哪些

2024-11-11作者:網友投稿

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侵權行為包括多種情形,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行為類型:

1. 未經許可的發(fā)表或登記:未經軟件著作權人許可,擅自發(fā)表或者登記其軟件。

2. 冒名發(fā)表或登記:將他人軟件作為自己的軟件發(fā)表或者登記,包括在他人軟件上署名或者更改他人軟件上的署名。

3. 未經許可的合作開發(fā)軟件發(fā)表:未經合作者許可,將與他人合作開發(fā)的軟件作為自己單獨完成的軟件發(fā)表或者登記。

4. 未經許可的修改或翻譯:未經軟件著作權人許可,擅自修改、翻譯其軟件。

5. 復制行為:復制或者部分復制著作權人的軟件。

6. 傳播行為:向公眾發(fā)行、出租、通過信息網絡傳播著作權人的軟件。

7. 破壞技術措施:故意避開或者破壞著作權人為保護其軟件著作權而采取的技術措施。

8. 篡改電子信息:故意刪除或者改變軟件權利管理電子信息。

9. 非法轉讓或許可:轉讓或者許可他人行使著作權人的軟件著作權。

除了上述具體行為外,還有“其他違反軟件著作權的行為”也被視為侵權。對于侵權人,根據(jù)其行為的性質和后果,可能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、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。

此外,值得注意的是,為了學習和研究軟件內的設計思想和原理,通過安裝、顯示、傳輸或者存儲軟件的方式使用軟件的,屬于合理使用范疇,不視為侵犯計算機軟件著作權。但是,這種使用必須限定在特定的目的和范圍內,并且不得損害軟件著作權人的其他合法權益。

總的來說,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侵權行為涵蓋了從發(fā)表、登記、修改、翻譯、復制、傳播到破壞技術措施等多個方面,這些行為都嚴重侵犯了軟件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。因此,我們應該尊重和保護計算機軟件著作權,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創(chuàng)新環(huán)境。

免費查詢商標注冊